汤坑镇:
基本概况 1994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3亿元,成为粤东山区梅州市唯一首登3亿元台阶的乡镇;1995年率先在全县实现“脱贫达标镇”;1998年成为全县首个“小康达标镇”。汤坑镇曾两次获得省的文明单位称号,多次被市、县评为文明单位,被市委评为农村组织建设先进镇党委、党风廉政建设的先进单位。1998年,市第三次党代会把丰顺确立为梅州市次中心城市,定位为“广东泉者”、“潮汕平原的后花园”。2002年被省建设厅列为全省268个中心镇之一,被省科技厅批准为广东省(电声)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1]。
2002年,汤坑镇被省科技厅评为电声专业镇,被建设厅列为省中心镇之一;2004年9月28日,省科技厅和建设厅批准我们汤坑镇为“广东省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示范试点单位”;2003年被省科技厅备案成立“汤坑生产力促进中心”,被省信息产业厅批准为“省山区信息化建设试点镇”;2005年被省科学技术厅批准为“省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试点镇”;被省经贸委批准列为全省十个产业集群镇之一;2007年批准成为第一批“省部产学研示范镇”。汤坑概况 汤坑镇位于梅州市丰顺县东南站,是连结梅州、汕头市的交通枢纽,上距梅州市58公里,下离汕头市85公里。是全县的政府、经济、文化中心,是梅州市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全镇总面积41.18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下辖8个社区居委会和9个村委会,总人口7.3万多人,其中非农人口5.06万人。汤坑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清乾隆三年(1738年)建县时,汤坑圩镇已经形成。汤坑镇人才辈出,历史名人众多。汤坑镇是著名的温泉之乡。饮誉海内外的“汤坑温泉”,堪称一绝,汤坑镇地热资源非常丰富,已利用温泉水发电。1971年在镇内南部的邓屋村建成我国第一座地热试验电站。改革开放以来,汤坑镇焕发出勃勃生机,迎来了经济建设的春天。1994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3亿元,成为粤东山区梅州市唯一首登3亿元台阶的乡镇;1995年率先在全县实现“脱贫达标镇”;1998年成为全县首个“小康达标镇”。汤坑镇曾两次获得省的文明单位称号,多次被市、县评为文明单位,被市委评为农村组织建设先进镇党委、党风廉政建设的先进单位。1998年,市第三次党代会把丰顺确立为梅州市次中心城市,定位为“广东泉者”、“潮汕平原的后花园”。2002年被省建设厅列为全省268个中心镇之一,被省科技厅批准为广东省(电声)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区域规划 汤坑镇下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