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乡:
基本情况 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1]显示,全乡总面积117平方公里,辖8个村,177个村民组,3107户,11733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有回族、瑶族、土家族等3个民族。
209省道横穿乡内,青姚公路纵贯全境,全乡村村通公路;网电覆盖全乡;邮电方便快捷,实现市话程控化和长途传输数字化,并开通了移动通信;集镇建设突飞猛进,商业网点星罗棋布;金融保险机构健全,文化卫生设施完备。地理环境 该乡地处大别山北坡,境内为高、中、低山及河谷地貌,有岳西第一高峰天河尖,海拔1755米。平均高程500米至800米。属淮河流域淠河水系之淠河的第二条支干流发源地。境内主要河流有青天河、明山河、龙井河、嫩园河、枧竹河、响水河、高枧河、月形河、长堰河等9条,其中最长的河流为青天河,全长约20公里。年平均气温12.7℃到14.2℃,年平均降水1400mm到1600mm,全年无霜期180天至210天。气候温凉,光照尚足,雨热同期,四季分明。人文历史 乡内自然风景优美,多枝尖、牛草山、明山寨等奇山,景致独特;河口寺、观音寺、地藏庵等古刹,香火鼎盛;革命遗址有鄂豫皖边区国共和谈旧址——汪氏宗祠、苏维埃政府和赤卫大队驻地——王家祠堂,还有明清时期的古寨遗迹,如明山寨等,尚属“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旅游景区,亟待开发。青天乡历史足迹 青天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乡,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曾经燃起革命的熊熊烈火,曾经踏满英雄的点点足迹,曾经洒下烈士的殷殷热血。1930年3月共产党就在这里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赤卫大队,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1937年7月,红28军军长高敬亭的代表何耀榜,与驻鄂、豫、皖的国民党军卫立煌部代表刘刚夫、特务处长邱某,在今青天村汪家祠堂进行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谈判,为期6天达成协议。在革命战争年代,青天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业发展 全乡实有耕地533公顷,其中水田411公顷,旱地122公顷。大农业生产“以林粮为主,多种经营为辅”。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化,农业生产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