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镇:
概述 中堂镇位于东莞市西北部,地处穗莞深经济走廊之间,距广州中堂镇府办公楼市区46公里,距东莞市区12公里。全镇面积 60 平方公里,下辖 20 个村(社区),户籍人口 7.21 万人,新莞人 6.44 万人。镇内基础设施完善,拥有等级公路 120 公里,107 国道、北王公路、 广深高速公路 贯穿镇内,广园快速干线、五环路接驳镇内交通网, 东江支流环绕全镇,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素有东莞“北大门”之称。概况 中堂镇地处东莞市西北部,扼穗、深咽喉要地,隔东江与增城市对望,地理条件得天独厚,面积60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社区),户籍人口7.21万人,新莞人6.44万人。常年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盛,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近年来,中堂镇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物流、造纸、五金、房地产和服务业,成功把一个水泥重镇转变成一个工商业迅猛发展、物流业迅速崛起的重镇,经济发展成绩喜人。简介 中堂镇地处东莞市西北部,扼穗、深咽喉要地,隔东江与增城市对望,地理条件得天独厚,面积60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社区),户籍人口7.21万人,新莞人6.44万人。常年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盛,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近年来,中堂镇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物流、造纸、五金、房地产和服务业,成功把一个水泥重镇转变成一个工商业迅猛发展、物流业迅速崛起的重镇,经济发展成绩喜人。中堂概况 镇内 设完全中学 1 所,初级中学 2 所,小学 7 间,拥有大中堂镇陆首所台商子弟学校。 2007 年成功创建成为省教育强镇。镇内水电充足,通讯发达,车站、广场、体育馆、商场、医院等设施一应俱全,投资环境优越。
近年来,中堂镇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物流、造纸、五金、房地产和服务业,成功把一个水泥重镇转变成一个工商业迅猛发展、物流业迅速崛起的重镇,经济发展成绩喜人。 2006 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 51.17 亿元,工农业总产值 136.71 亿元,各项税收总额 6.26 亿元,镇本级可支配收入 2.76 亿元。目前,中堂正围绕“产业升级促发展、城市升级促发展、环境优化促发展、统筹协调促发展、和谐稳定促发展”的发展思路,全力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努力建设富有水乡特色的现代滨江新城。自然地理 六千年前,中堂一带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漫长年月,泥中堂镇隆重举办第四届龙舟文化体育节沙沉积,才逐渐形成了东江三角洲平原。明代初期,中堂与石龙之间,水道仍很广阔,清末始瘀积变窄。广东水文二队 PK16 钻孔发现中堂蕉利 13 米 深处有腐木,经广州地理所测定,该腐木是在全新世海沉浸稳定后沉积,证明了 6000 年前,中堂一带的水深有 13 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