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镇:
三乡概况 三乡镇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部、毗邻珠海,105国道贯穿全镇,辖12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镇内三乡文化广场常住人口3.7万,流动人口22万多,港澳台海外同胞6万多。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三乡已成为工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商品服务业迅猛发展的广东省中心镇。
据初步统计,2006年地方生产总值达4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03.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02亿元,农业产值1.1亿元;税收8.8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970万美元;出口总值8.6亿美元;农贸市场成交额1.8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0亿元,其中私人存款44.41亿元;农村人均年收入9137元;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10368元。历史沿革综述 三乡原为平岚、乌石、桥头三个村(含圩仔)的合称,在市境南部,地处山区与三乡镇冲积平原中间,山丘环列。白水林山在镇东南,主峰海拔473米。主要河流茅湾涌,源出于将军岭东,往东折南流纵贯镇东部,经坦洲镇境出海。秦代,山下为海;南宋前仍是浅海滩涂;后因山泥与河沙冲积,中部形成丘陵平地。早在唐代,彭、关两姓人定居于乌石,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惠州路判郑菊叟到桥头定居。香山置县前属东莞县文顺乡,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置县后属丰乐乡谷字都。清道光初年属谷都。光绪初年属谷镇。宣统二年(1910年)属五区(1930年五区改称南乡区,翌年复称五区)。1951年11月属上五区。1953年称二区(含今神湾镇),1957年划出神湾改称三乡乡。1958年环城、神湾、板芙和珠海市的前山并入,称三乡公社。1959年析出环城、前山。1961年称区。1963年称公社,同时析出神湾、板芙。1983年复称区。1986年12月改称今名。镇或区的设置 三乡镇为中山市辖镇,在中山市南部,石岐南19.8公里处,东与珠海市金鼎接壤三乡镇政府。面积96平方公里,2000年户籍人口3.39万,外来人口6.5万。辖1居民委员会,16个村民委员会,34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圩仔。三乡原为平岚、乌石、桥头3个村(含圩仔)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