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巷镇:
古 巷 概 况 以卫生洁具而闻名的古巷镇位于广东省潮安县中部,毗邻潮州市区,与瓷都枫溪区接壤,枫阝留公路、安揭公路及广梅汕铁路横贯其中,交通方便,区位优越,是广东省中心镇、陶瓷重镇和潮州市区工业发展后方基地。全镇地域面积62平方公里,下辖18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委会,人口6.4万人,外来暂住人口约1万多人,人口密度996人/平方公里。 近年来,古巷镇委、镇政府着力实施“工业立镇、科技兴镇、农业稳镇”的发展战略,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扶持民营企业,打造地方特色的卫浴品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县三甲行列。2003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6.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5.2亿元。企业营业收入27.6亿元,外贸出口总值6500万美元,成为全县出口第一镇。工商税收3650万元,人均收入4820元。1998年以来先后荣获农村小康达标镇、省乡镇企业百强镇、外贸出口先进镇、发展民营企业先进镇、“六个好先进乡镇党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镇、文明村镇、广东省专业镇科技创新试点单位等称号。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镇化进程加快。镇道、村道、工业道基本实现水泥路面。全镇拥有一座日供水能力1万吨的自来水厂,一所一级甲等中心卫生院,一所完全中学、三所初级中学和十五所小学,一所综合文化楼,镇区内有古竹街、枫洋和孚中三大综合集贸市场,商贸、物流活跃,建于明代的象埔寨是我市著名的古迹,内有三街六巷72座,明鸿庄园是农业化旅游观光景点,全镇供电布局合理,年用电量近1亿度,电话总装机1.42万门。 古巷镇过去是农业高产镇。平原地区的耕地多为吨粮田,主产稻谷、番薯、花生,山坡地种植各种名优水果如橄榄、柑桔、菠萝、荔枝、龙眼。近年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转型,积极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和珍禽饲养及观光农业,走规模化、综合发展的路子。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年产值超亿元的规模上企业广东华海集团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凭借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发展起来的陶瓷业带动了古巷镇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全镇拥有工业企业786家,规模上企业24家,主要行业有卫生瓷、工艺瓷、日用瓷、凉果加工、烤鳗、造纸等10多个门类, 卫生洁具产业现已成为古巷颇具实力和特色的行业,已成为全国最大陶瓷卫生洁具生产基地之一,卫生洁具业成为古巷镇经济的中流砥柱。目前全镇拥有卫生陶瓷生产企业330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各式窑炉1.3万立方米,日产量达4.5万套、13万件,年产值近11亿元,目前古巷镇的卫生陶瓷年产量占了全国卫生陶瓷产量的一半左右,20项产品荣获省部级以上奖项或推广证书,83家企业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卫生陶瓷注册商标350多个,有95个专利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部分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和欧洲。地理地位 古巷镇位于潮安县中部,毗邻潮州市区,东与潮州市湘桥区、瓷都枫溪区接壤;西与登塘镇及揭东县相连;北接归湖镇;南与风塘镇为邻,枫留公路、安揭公路及广梅汕铁路横贯其中,交通方便,区位优越,是中国卫生陶瓷第一镇、广东省中心镇、陶瓷重镇和潮州市区工业发展后方基地。古巷镇地处韩江西部的丘陵及半山区地带,全镇地域面积62平方公,地型复杂,东北、西北部高,西南部低,三面环山,东北、西北部为山区,中部是丘陵地带,南部为平原地区。主要山峰分布在东北部和西北部,其特点是峰高谷深,起伏大。山脉分东西二支,各有大小、高度不等的山峰几十座。以北部茅顶岽为区内最高点,海拔324.5米。是古巷与登塘、田东的交界。南部为平原地区,地形自东北、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向最长为13.4公里,东西向最长为8.6公里。以枋洋二乡附近地面为最低点。山地总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一半。自 然 条 件地形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及西南多低山丘陵,镇域最高峰矛顶峰位于北部丘陵山区,海拔325米;东南部为平原,平均海拔10米左右。平原地区土地肥沃,耕地多为吨粮田。西山溪是镇内最主要的河流,自北而南贯穿全镇,系榕江北河支流,也是镇内平原区最主要的生产和生活水源。其它河流有旧西溪、锡坑溪、牛辅沟、白云溪、岭后溪等。气候 古巷镇地处南亚热带, 夏热多雨,霜雪少见,全年平均气温21.5摄氏度,气候温和,夏长冬短,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1500 毫米,集中于4-9月,全年主导风向为夏季的东南风,次为冬季的西北风,台风多发生7-9月。地质 镇域北部及西南低山丘陵区,地质基础较好;东南部镇区属河流冲击平原,土质以褐色亚粘土及灰黄亚粘土为主,天然湿度下R=10-20T/m2,底层建筑不受影响。地下水深度一般在1.5 - 4.0之间。矿产资源 古巷镇矿产资料较为丰富,主要有瓷土、锡、铅、锌、银、铜等,尤其是瓷土和锡已有多年开采历史。经济发展 古巷镇着力实施“工业立镇、科技兴镇、农业稳镇”的发展战略,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扶持民营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县三甲行列。2002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3.5亿元,农业总产值1.5亿元。企业营业收入24.6亿元,外贸出口总值7055万美元,工商税收2328万元,人均收入4860元。1998年以来先后获农村小康达标镇、省乡镇企业百强镇、外贸出口先进镇、发展民营企业先进镇、六个好先进乡镇党委等称号。
古巷镇过去是农业高产镇。平原地区的耕地多为吨粮田,主产稻谷、番薯、花生,山坡地种植各种名优水果如橄榄、柑桔、菠萝、荔枝、龙眼。近年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转型,积极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和珍禽饲养及观光农业,走规模化、综合发展的路子。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华海集团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