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口乡:
简介 良口乡地处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部,东面与老堡、程村交接,北面与八江相连,西面与洋溪毗邻,南面与老堡、融水白云乡交界,321国道自东向西横穿其境,都柳江由西向东流贯良口乡其中。全乡总面积177.2平方公里,辖十五个村民委,66个自然屯,155个生产小组,32个乡直单位。二00四年统计,全乡有5715户,2806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50 户,1225人,占总人口的4.3%。良口是一个以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侗族人口占79%,苗族占16%,瑶族占2%,其它民族占3%。
全乡耕地面积15830亩,其中水田13229.8亩,旱地2600.2亩,人均水田0.51亩,林地169831.5亩,森林覆盖率72%。林业产品主要有杉木、松木、油茶、桐子、毛竹、茶叶等,矿产资源有重品石矿、磷矿、石灰石矿石以及石材开发用的辉绿岩等,侗族木楼建筑、风雨桥以及“三皇宫”庙会、产口古榕等风土民情都是很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 良口乡行政中心位于三江县城西南方向,距县城34公里。陆上交通主要是321国道公路,水上交通是都柳江航道,逆航50公里达贵州省从江县县城,顺航8公里可达枝柳铁路老堡站,航线可达柳州、广州。县城和老堡站通往洋溪、梅林、贵州省丛江、龙额的汽车和水上航线均必经良口车站和良口航站,水陆通航,交通方便。乡镇特色 为搞好特色农业,增加侗乡人民的收入,良口乡结合当地“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实际,以及围绕“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茶叶、竹子、畜牧水良口乡产等特色产业项目初步形成“一村一品,多村多品,一村多品”的区或化发展格局,在加大种植、养殖业调整力度,优化产业结构中,一是大力发展优质茶叶产业,把和里、燕茶、布糯等村作为优质茶叶基地,目前全乡已有茶园2850亩,其中1600亩已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二是巩固发展优质竹产业,把布糯、良口等村作为纸用杂交竹的生产基地,目前全乡已种有纸用杂交竹770亩;三是大力扶持发展畜牧水产业,把晒江村作为发展养鱼项目,把大滩、南寨等村作为肉牛、羊的发展基地,把白毛、仁塘等村作为土鸡、鸭饲养基地。旅游 民族及寻根文化之旅已作为当今旅游的时尚,良口乡境内有悠久文化底蕴,如和里“三皇宫o人和桥”,南寨乐善寺文化佛教等文化。自然景点有产口的千年古榕,奇特的石门探险,水上乐园等景点,恰处桂林-三江-黔东南这条旅游线上,且景区连成一片,景点众多,富含民族风情,是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一个完善结合点。农业 “禾花鲤”是良口乡的另一个特色产品,即在稻田里混养,不放任何合成饲料喂养的鲤鱼,鱼肉鲜嫩香甜而得名。主要产地以良口乡晒江村和洋溪乡信侗村为中心的榕江河一带。这里的保水田长年放养鲤鱼,有冬鱼春收、春鱼夏收、夏鱼秋收的传统,有野外烧鱼庆丰收的习俗,尤其是洋溪、富禄、梅林、良口四乡三十个村寨把“烧鱼”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各家各户在秋收结束的最后一天,请所有的亲朋好友到山上吃“烧鱼”庆丰收。由于各家各户完成秋收时间不相同,吃“烧鱼”时间也不尽相同,象洋溪乡-富禄乡-梅林乡沿河百里稻田,秋收期间,山上天天有烟火,处处吃“烧鱼”,你若感兴趣走过旁边,主家会邀请你入围,用一条烧好的鲤鱼和一杯自酿米洒向你敬献,共庆秋收,预祝来年“禾花鲤”更大更肥。乡镇经济 良口乡坚持以黄牛、禾花鲤鱼品改为重点,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2004年在晒江成功举办了“禾花鲤鱼节”,打向了晒江“禾花鲤鱼”品牌,带动全乡稻田养鱼业良口乡的民展,全乡水产品产量205吨。南寨、归斗、大滩等村黄牛品改项目运作速度快,目前全乡耕牛存栏4987头,出栏1356头,年内生猪存栏4894头,肉猪出栏1023头,黄牛品改配种达856头,产杂交牛崽364头,羊存栏465头,肉牛出栏308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