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镇:
历史沿革 1969年从琅南乡划出设同心乡, 1997年10月由乡改为镇建制。镇政府驻地在古娄坡,距县城42公里,因驻地座落在同心村,故称同心镇。同心镇在中国位置[1]自然资源 全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十富。镇内河流纵横交错,有山塘水库30多处,主要水利工程有风闹水库、龙塘水库。林业资源以以马尾松为主,兼有杉、黎木、樟木、楠木、格木等名贵稀有树种,全镇年产松脂1000吨,木材10000立方米。主要矿产资源行有钛矿、重晶石、花同心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位置岗岩等。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镇政府及全镇9个村部均建成新办公楼。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投入40多万元建成镇门来水厂,全镇群众100%饮上了清洁卫生的泉水。9个村都办有小学,建成新的教学楼,镇有初级中学一间,1999年通过自治区“普九”验收。同心镇全镇9个村通公路,村村通电和电话,全镇电话用户已逾2000户,无线讯号覆盖率达95%。宝石加丁业迅速兴起,全镇9个村已形成村村有宝石加工、村村有中介网络的格局,全镇有宝石加工厂9个,有宝石机的800多台,从业人员1600多入,日产宝石24万粒,日产值达4.5万元,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乡镇特色 同心镇是远近闻名的“米粉之乡”,特产同心米粉以其品质优、口感好、包装精美等特点,在区内外享有较高声誉,清朝时曾作为宫廷贡品。近年来曾多次在区内外的博览会上引起人们的关注。全镇有米粉加工作坊250多家,年产量2500多吨,产品远销区内外。
三黄鸡,其毛黄、脚黄、嘴黄,故名“三黄鸡”,具有外貌美观,体形矮小,颈同心米粉短,背宽平,胸较深,腹部圆大,肉厚皮薄,骨酥肉嫩,味道鲜美的特点,自清末至今,当地“三黄鸡”以其优良品质,一直深受两广、港澳及东南亚地区客户欢迎。经济发展 同心镇以农业为主,优质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达9500亩,其中优质谷种植面积8600亩。同心镇还积极推广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早、晚稻抛秧率均达80%左右,及时引导群众利用耕地、旱田发展高效农作物,发展桑园40多,种植西瓜900多亩,沙糖桔250多亩。兽医人员认真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保证畜牧业的发展。在林业方面,同心镇协助理文理文林业科技有限公司进场造林1000亩,新建沼气池10座。镇政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改变农村道路建设。一是投资720万元的新光至同心镇柏油路工程基本完。二是镇所在地至森塘、镇至陈底、镇至平顶、镇至凤阁的主干路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