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河镇:
概况 襄河镇襄河镇地处皖东丘陵,襄河之滨,1949年建镇,总面积121.5平方公里,耕地5.4万亩,辖18个村、13个居会,人口97000人,是全椒县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镇地理环境优越,水陆交通和通讯条件十分便利。东部紧邻京沪铁路,上海至新疆伊宁的“312”国道和S206公路绕城而过,并在境内设站,150吨以下船只可经襄河、滁河直达长江。文化 城南有南屏山,山上竹修林茂,常年郁郁葱葱,是避暑纳凉之佳所。城北古有北极阁,现在其上建有吴敬梓纪念馆。城中有始建于明隆庆年间,现为省重点文物的“国光楼”(原名为“尊经阁”)。襄河三折九曲,将小城一分为三,上有古桥六座,名曰白汪、宝林、积玉、涌金、拖板、太平。每年正月襄河镇十六,四乡八里的群众会不约而同地赶来,从太平桥上漫步走过,燃放烟花鞭炮,焚香祝愿,祈求一年平平安安,名曰“走太平”。襄河两岸垂柳成行,绿树成荫,蓝天倒映,令人流连忘返。[1]
该镇乃世界名著《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故乡,文风素享盛名,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曾有“一桐城,二全椒”之说法,清代出现过吴国龙、吴国对、金兆燕、吴檠、郭韵清、薜时雨等著名诗人。坐落在镇中国光楼边的全椒中学,现为省重点中学,其前身是明万历年间的望阳书院,清乾隆中期易名为襄水书院,该校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该镇焕发出勃勃生机,小城镇建设突飞猛进,旧城改造成效显著,新建多个居民生活小区,后街内巷铺设了水泥路面,道路四通八达,主要干道架设了路灯。学校、医院、商场面局合理,社会化服务程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