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
定州塔位置 位于定州市城内的开元寺塔,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一座砖木结构古塔,有“中华第一塔”之称。从京广铁路乘坐火车,或从京石高速公路乘坐汽车,都可遥看它那高耸入云的雄姿。建筑风格 定州塔(2张) 开元寺塔,建于高大的台基之上,十一层,塔基外围周长128米,高83.7米。塔身为八角形,平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一改宋以前早期塔的四方形式,显得雄伟大方,秀丽丰满。塔身为砖木结构。砖的规格不一,约有十几种。为了增加砖与砖之间的拉力,加筑了松柏木质材料,故当地流传着“砍尽嘉山(在曲阳县)木,修成定州塔”的民谚。从此塔修造时间之长,用料之繁多,可以想见当年建造工程之浩大和修造工艺之精巧。定州塔此塔建造十分精巧。塔身分内外两层,外涂白色,东、西、南、北四面设券门,其余四面辟棂窗(假窗),窗由大方砖雕刻而成。最上两层,则八面均辟券门。门为拱券式,券外绘方形图案,设有砖雕门额、门簪。塔的各层,均叠涩出檐,托出一平台,惟底层有瓦脊。各层檐角皆有挑檐木,外端有铁环,原置有风铎(大铃)。塔心和外层之间形成八角形环廊,犹如大塔中包着一层小塔。回廊两侧设有25个壁龛,龛内有壁画或泥塑像,回廊顶端有雕花砖天花板,并加彩绘,刻制精美细腻。在塔座基主壁龛内,以及各层回廊的砖壁上,嵌有许多碑刻和名人题咏,对研究宋代历史及古代建筑有重要价值。沿各层砖质梯阶顺级而上,可达塔顶。凌塔顶远眺,河北平原纵横阡陌,太行峰峦蜿蜒起伏,城市村落,河流道路,历历在目。笔者曾数度登临,每每生发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切实感受。
前人曾有诗赞叹此塔之高:“每上穹然绝顶处,几疑身到碧虚中。”历史 定州塔开元寺塔建于北宋初年,因建于开元寺内而得名,因它位于定州城内,又俗以定开元寺风光(1)(20张)州塔呼之。据文献记载,宋朝初年,开元寺僧会能往西天竺(印度)取经,得到佛教中传说的舍利子回来复命。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真宗下诏,命在定州开元寺内建塔纪念,到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建成此塔,历时55年。(据《定县志》记载,另有一说:此塔始建年份相同,但建成于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至和二年为重修之年,按此说修造时间当为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