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界:
历史 五里界形成集镇,据传在清代(咸丰年间)。李复兴等人曾在此地开设了豆腐坊、勤坊、茶馆,人称"三家店"。镇前五华里地有乡集镇名,东湖街是通往武昌府的水码头。清朝末年(公元191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在武昌十字街附近修建了 "武泰闸"之后,东湖衡水路中断。集镇小商品和手工业作坊生意萧条随之外迁。"三家店"因此日益繁荣,集市贸易增多。清末该地处县东乡所辖上恩里、夹山里、来苏里、龙泉里,黄鹤里的五个里的交界处(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政将"三家店"改称五里界。晚清时期属县乐乡来苏一、二、三、四里。五里界为县六镇之一。民国时期为县五里界乡。1949年6月县级第四区(五里界)人民政府、辖土地堂乡、明礼乡(罩公庙),五里界乡等。1951年改为第六区辖22 个乡。1956年为撤区并乡后武昌县第六区为五里界指导组。辖山河、凤凰、高桥、大屋陈四个乡。1958年改称锦绣公社辖四个管理区,1961年恢复以加往制,撤大乡调整公社规模。五里界区下属山河、重周岭、四甲夏、大屋陈、凤凰等5个公社,1971年撤区并让,五里界公社属县直辖。1983年设五里界乡、大屋陈乡,1987年改为五里界镇。2001年五里界、大屋陈合并为五里界镇。 2007年11月,湖北省民政厅以鄂民政发[2007]69号文件撤销五里界镇,设立五里界街道办事处。
周恩来。董必武、王任重等曾多次来五里界视察,调研工作,原省长张体学曾在此驻多年,周恩来总理于1958年4月6日陪同外宾来五里界视察,曾亲笔题词"祝你们成功!"。自然资源 五里界地处丘陵地带,山有凤凰山、锦绣山、老鼠尾山、骡子山、狮子山、盘龙山、青山、牛山、野猪山,以老鼠尾山峰最高。海拔为195米,最低点为新华村小汪自然村海拔为175米。北部有汤逊湖,东部有架子湖、牛山湖,中部多为小丘陵,有山有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长江中下游气候的特征。年平均气温16℃,月平均气温3℃,七月平均气温30℃,年降雨量 1200毫米左右,一股春夏两季雨多,秋冬两季两少,全年无霜期26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