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乡:
简介: 七里乡属宣汉县辖乡。清乾隆末年建场,1932年改场为镇,1941年废镇置七里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47.5平方公里,人口1.6万。宣(汉)柏(树)公路过境、梁(平)双(河)公路与210国道相连。辖新芽、断桥、染沟、马蹄、民主、石滩、木渔、乱石、塔坝、峨城10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粮油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籽。养殖业以生猪、家禽为主。七里水晶宫闻名遐迩。气候特征 七里乡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温受海拔高度影响大,境内立体气候明显。海拔500米以下地区春早夏热,雨水集中,旱涝交错,多风、秋雨,冬暖霜雪少,属四川盆地严热带气候。海拔800米以上地区春迟秋早,夏短冬长,具有分缘山地温带气候特征。镜内四季分明,传统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初日。
季风环流对镜内气候产生影响。冬季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受西北冷空气影响,气候干冷,夏季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受东南及西南暖湿空气影响,湿热多雨。河 流 七里乡境内河流属嘉陵江水系,新宁河经开江县回龙镇纵贯柏树镇全境于达县江阳乡汇入明月江;再经明月江州河(州河以流往达州得名)、巴河于渠县三汇镇汇为渠江,南流于合川注入长江的一级支流----嘉陵江。名胜古迹七里乡“七里水晶宫”: “七里水晶宫”溶洞在宣汉县城南30公里七里峡口龙神岩下。位于宣汉县七里乡,地处宣汉、开江交界七里峡山峦崖壁,此为石灰岩自然溶洞。“八五”期间,七里灰矿厂在打接替井时发现,分前后两厅。首先是600多平方米的大厅,洞庭湖顶洞壁布满天生山水花鸟及多种图像。大厅后,分上洞、下洞。入上洞,迎面一挂石钏,钟有滴泉,下注小潭,叮咚作响。从这里向左是通天洞,长330米,再向前为摩天洞,长1500米,有金鸡报晚晓、雷公垂钓等景观,途中左侧一洞,黑乎乎不知其深。自石钟右侧行进为母子洞,长120米,通向深渊,有野虎、竹笋、床帐、衣裙等开头的钟乳石。上洞庭湖与下洞之间,有石梯相通。下洞由一约1000平方米的大洞,及四周平地洞、蝙蝠洞、通明洞、下河洞、金鱼洞、赛龟洞、双瓜洞等20余洞构成,中有冬瓜、葫芦、牛头、大象、猛虎、龙头、美女诸多形象。自然造物,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