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圩乡:
资源优势 穆圩乡穆圩乡交通便捷,南有可停泊千吨位货轮的海河通道古泊涟河。乡内村村通公路,距市区仅26公里,距宁连、徐连、汾灌高速公路都在10公里左右,相距12公里的204国道接交接网,距白塔民航机场仅有30公里,距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只有40公里,326省道即将穿境而过。穆圩乡电力电讯发达,依托华东电网,乡内专设35KV变电所,架设10KV变压线40公里,配电变压器138台,照明和工农业生产用电供应充沛,穆圩乡居民拥有程控电话4300门,开通了移动电信、无线传呼、传真电话、国际互联网。穆圩乡工业小区虽已初具规模,进区企业已达8家,水、电、路皆通,但还有180亩空闲场地和60间厂房待用。穆圩乡气候宜人,属温暖地带,年平均气温13.7℃,年降雨量为960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气候条件适合农作物生长。农业经济 穆圩乡农业经济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2005年3.5万亩三麦喜获丰收,总产量达14606吨,创历史新高。重点建设三大园区,即朱桥、乔荡、邹庄5000亩连片无公害稻麦,孙港、涟北、葛庄1500亩连片秋西红柿栽植和邹庄村500亩连片春蔬菜经济园区。全乡生猪饲养量达2.6万头,牛饲养量达1260头,羊饲养量达3500只,三禽饲养量达8.3万羽,全年牧业总产值达3560万元,同比增长13.3%。着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转出劳动力7400余人,创直接经济效益6400万元。工业经济 2005年全乡工业总产值达38715万元,规模以上企业年创产值7900万元。沪云冶金炉料有限公司年销售额在4000万元以上,上缴国家税收78万元。招商引资完成内联客方到位资金8000万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个,投资1100万元的沪云钒铁项目,于2005年4月在穆圩乡工业园区正式投入生产;投资500万元的利民服装厂于2005年5月投入运行;投资3000万元的兴彩机械项目和投资2000万元的保鲜设备生产项目落户我县板浦工业园;投资3000万元的氯化钛生产项目和投资3000万元的兽药生产项目落户县城工业园区。沪云冶金炉料、威士行复合材料被评为市先进民营企业。社会事业 穆圩乡社会事业认真落实中央惠民政策,全力以赴抓好水稻直补,稻麦良种补贴发放及农业税减免工作,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收入。加强水利建设,新建排涝站1座,疏浚中北涟4500米,南北洪6500米,挖大中沟48条,土方80万方,总投资160万元。强力推进道路、改水、医疗等工程建设,新建自来水厂一座,新增饮用水受益人口8200人,新铺乡村水泥路10公里,完成草危房改造269户,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参合人数24000人,参合率达80.6%。进一步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铺设街道水泥路2公里,下水道1600米,新装路灯50盏,总投资达60万元。社会保障工作扎实开展,共落实低保户367户,人口706人。发展思路 2006年穆圩乡党委政府将紧紧围绕九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县委“项目兴县、环境立县、富民强县”战略,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势推进穆圩经济社会提速升位跨越发展。主要工作目标:2006年底,力争引进1000万元以上项目6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完成客方到位资金18000万元,工业用电量突破2000万千瓦时,增长20.1%,财政收入增长9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8%,计划生育率达90%以上。安全生产 穆圩乡穆圩乡紧紧抓住“安全生产月”的契机,在穆圩乡范围内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促进了全乡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穆圩乡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以“关注安全生产,共创健康美好生活”为主题,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工作原则,做到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持续不断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公众喜欢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了政府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企业单位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和社会公众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穆圩乡悬挂横幅8条,发放宣传材料1500余份,形成了“关注安全生产,共创健康美好生活”浓烈氛围。新农村建设 穆圩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一定的时间里和确定的区域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亦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相关,这也正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实现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所包括的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沃土工程等土地治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