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虬镇:
历史文化 龙虬庄遗址龙虬镇,历史十分悠久,是市内文化名镇。龙虬庄遗址距今7000多年,是江淮东部面积龙虬庄遗址最大,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部落遗址,被列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投资500万元开发的“龙虬庄遗址部落村”文化旅游项目,已成为龙虬对外开放的“名片”。镇内的“唐王墩遗址”因唐高祖御马放奔此地而得名,被列为高邮市文物保护单位。
龙虬镇街道一景--龙虬路龙虬,民风淳朴,百姓勤劳。龙虬人民文化底蕴厚,法律意识强,治安秩序好,令投资者有安全感和宾至如归之感。龙虬镇是江苏省科技进步乡镇、扬州市文明卫生镇、扬州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扬州市计划生育“红旗”乡镇、杨州市双拥模范镇。龙虬,将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为您提供宽松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方式内容任您选择,可以合资、合作,更欢迎独资兴业。计生工作 在新形势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已由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由农村管理向城镇管理转变;由常住人口管理向流动人口管理转变。抓好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已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来抓好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一、认真贯彻落实《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龙虬镇流动人口管理办法》是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和宣传《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确保在学习中落实政策,在宣传中优化管理,不断强化流动人口管理的责任意识。牢牢树立稳定低生育水平,流动人口是关键的思想。二、紧扣工作目标,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上下功夫。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上全面落实“属地化管理、市民化的服务”的要求。对流出人员实施担保人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特别是已婚妇女流出要落实联系人,定期反馈、定期汇报,流进人员实施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发放流进人员服务手册。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开展B超随访,为流进人员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保障他们依法生育,依法享受免费技术服务,依法获得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规定的其它各项权利。在利益导向上求突破,帮助留守子女就医、就学。开展关爱流动人口的活动。加快和提高流动人口信息化的管理,充分利用好“信息交换”平台的作用。三、落实责任,在流动人口管理机制上下功夫。新形势下,流动人口不断增多,成为城市人口计生工作的难点。这要求我们创新机制,整合力量,齐抓共管,加强综合服务管理,从源头上加以解决。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长效机制的基础上,在流动人口管理中做到责任到位、认识到位、决策到位、保障到位、监督检查到位,严格考核评估,加强日常抽查。特色产业 龙虬镇2万亩罗氏沼虾有85%虾池清塘见产,共产虾约5500吨,平均单产275公斤,亩纯收入1200到1500元。2万亩虾等于赚了10万亩粮田的效益。加上跨镇跨县养虾2万亩的纯收入,龙虬镇2008年实现虾业经济纯收入达50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达1200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三分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省养虾第一镇”。龙虬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