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堡乡:
1.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郭家堡乡基本情况 郭家堡乡位于敦煌市区东北11公里处,地处党河灌区下游绿洲地带。全乡总面积112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45个村民小组,2323户,8628人,全乡耕地面积1959.5公顷,是全市有名的植棉大乡、养羊大乡、荒漠大乡、葡萄大乡。乡内土地、光热资源丰富,充沛的光热资源有利于棉花、蔬菜等各种农作物以及桃、杏、梨、葡萄、苹果等优质水果生长。境内滩多地广,有巴尔湖、荆州湖、吴家湖、大泉湖、平凉湖等,发展林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005年,全乡实现农业增加值5794万元,比上年增长18%;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6170万元,比上年增长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2万元,完成财政收入1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74元,比上年增加317元。行政区划 郭家堡乡辖墩湾、土塔、梁家堡、七号桥、六号桥、前进、南渠、大泉、泾州9个村委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 近几年,乡上立足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以农业稳乡、以工业强乡、以科技兴乡"的发展战略,走多元化、特色化的农业发展路子,逐步形成了四个产业基地。棉花基地:2.6万亩优质长绒棉生产基地;畜牧养殖基地:全乡养羊育羊10.5万只,其中存栏2.6万只,形成养殖大户和专业户300户,建成良种繁育基地1个,扩繁小尾寒羊等良种肉羊7500只,年出栏羊数达6万只,在西部羊品种中以大泉羊肉质鲜嫩、毛细绒长而闻名。林果基地:全乡形成了以红提葡萄为主的优质林果3000亩,红、黑提葡萄、紫胭桃等声名远扬。温室蔬菜基地:全乡种植反季节蔬菜1000亩。另外,乡上积极鼓励引导群众外出创业,全乡从事餐饮服务、商贸零售、劳务输出、个体商贩、交通运输等二、三产业人数达到1691人,占到全乡总人数的19.6%。改善 郭家堡乡近几年,乡上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全乡经济发展的一项关键措施来抓,重点突出了交通、水利、生态、教育等七大项目建设。郭家堡乡地处国道313线,敦煌市区、敦煌机场和红当公路三角地带,乡村道路四通八达,实现了高低压线路、机井、渠道、公路四配套。近几年,全乡干部群众用勤劳和智慧,铺筑油路27.45公里,衬砌渠道67.9公里,改造农电线网111.8公里,退耕还林还草3000亩,营造农田防护林50公里,绿色通道10公里,建成教学楼2栋、市场2个,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乡镇企业建设卓有成效 郭家堡乡乡上通过内引外联、招商引资,建立乡镇企业开发区,出台各种优惠政策,营造起良好的投资建设环境,吸引各界能人志士前来创业发展。全乡目前共有各类企业19家,其中以莫高棉制品厂为龙头的11家棉花加工企业,可年产优质棉4500吨,年创利税160万元;以敦煌齐天木制品厂为龙头的木材加工企业,年加工生产细木工装饰板10万张,年产值可达500万元。同时,还有煤厂、加油站、棉絮加工厂、榨油厂、面粉厂等一批新老企业运行良好,为全乡营造了稳固的税源。郭家堡乡共有各类企业19家,其中以莫高棉制品厂为龙头的11家棉花加工企业,可年产优质棉4500吨,年创利税160万元;以敦煌齐天木制品厂为龙头的木材加工企业,年加工生产细木工装饰板10万张,年产值可达500万元。同时,还有煤厂、加油站、棉絮加工厂、榨油厂、面粉厂等一批新老企业运行良好,为全乡营造了稳固的税源。社会各业协调发展 乡党委、乡政府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目前全乡拥有中学1所,小学5所,中小学在校学生1406人。通过改善教学环境、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连续三年来,全乡中考成绩均名列全市前茅。全乡共有文化场所10个,其中中心文化站1个,总藏书量5107册,2005年全乡共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15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乡内一等甲级卫生院1个,医疗卫生点3个,通过全面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参合农民占全乡总人口的93.6%;光纤数字电视、程控电话入户率分别达90%和74%,公路通村、通组率达100%。另外,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积极发挥作用,通过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科技培训 郭家堡乡土地、光热、人文资源丰富,充沛的光热资源有利于棉花、蔬菜、瓜果等各种农作物以及桃、杏、梨、葡萄、苹果等优质水果的生长。境内滩多地广,发展林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基础设施 郭家堡乡地处313国道、敦煌市区、敦煌机场和红当公路三角地带,乡村道路四通八达,实现了高低压线路、机井、渠道、公路四配套。全乡干部群众用勤劳和智慧,铺筑油路6条,27.45公里,衬砌渠道67.9公里,改造农电线网111.8公里,改造中低产田7500亩,建成棉花膜下暗灌节水示范点5个,2388亩,退耕还林还草3000亩,营造农田防护林48.5公里,绿色通道21.5公里,建成教学楼2栋、市场2个,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发展 郭家堡乡上立足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以农业稳乡、以工业强乡、以科技兴乡”的发展战略,走多元化、特色化的农业发展路子,逐步形成了四个产业基地。棉花基地:2.6万亩优质长绒棉生产基地;畜牧养殖基地:全乡养羊育羊10.5万只,其中存栏2.6万只,形成养殖大户和专业户300户,建成良种繁育基地1个,扩繁小尾寒羊等良种肉羊7500只,年出栏羊数达6万只,在西部羊品种中以大泉羊肉质鲜嫩、毛细绒长而闻名。林果基地:全乡形成了以红提葡萄为主的优质林果3000亩,红、黑提葡萄、紫胭桃等声名远扬。温室蔬菜基地:全乡种植反季节蔬菜1000亩。另外,乡上积极鼓励引导群众外出创业,全乡从事餐饮服务、商贸零售、劳务输出、个体商贩、交通运输等二、三产业人数达到1691人,占到全乡总人数的19.6%。社会事业 郭家堡乡乡党委、乡政府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全乡拥有中学1所,小学5所,中小学在校学生1406人。通过改善教学环境、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乡共有文化场所10个,其中中心文化站1个,总藏书量5107册,2005年全乡共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15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乡内一等甲级卫生院1个,医疗卫生点3个,通过全面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参合农民占全乡总人口的93.6%;光纤数字电视、程控电话入户率分别达90%和74%,公路通村、通组率达100%。另外,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积极发挥作用,通过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2.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郭家堡乡 郭家堡乡简介 郭家堡乡地处晋中市、榆次城乡结合部,总占地面积80.4平方公里。辖有17个行政村,4个实业公司,40000余人。全乡境内有太洛、榆长、榆刑、榆孟、榆太、108国道、太旧高速公路等7条主干道和东外环、南外环、西外环、迎宾西路等14条公路支线相交汇,石太、太焦、同蒲等3条铁路干线从本乡穿行而过,省内唯一的空港----太原武宿飞机场与本乡紧相依傍,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近年来,郭家堡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大力实施“现代农业精品化、乡镇企业规模化、村镇建设城市化、社会事业实用化”五化发展战略,截止2005年,全乡已形成南关千亩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园区和聂村、东外环、南外环等三个万亩节水片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形成里铸造冶炼、机械制造、轻工纺织、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等行业为主体,产品门类齐全的乡镇企业发展体系,已拥有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大型企业40个;已初步形成房地产开发、商贸物流中心、多功能商业街建设为重点,知识型服务业、生产型服务业、休闲式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三产服务体系。到2005年底,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58元。乡党委、政府已先后被民政部,山西省委、省政府,晋中市委授予“中国乡镇之星”,“模范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郭家堡乡下辖 郭家堡村 聂村 新富村 郝家沟村 荣村 张超村 近城村 王村 源涡村 白草坡村 北合流村 使赵村 杨盘村 鸣李村 使张村 侯方村 龙田村 西荣村 北六堡村 南六堡村 小赵村 上营村 东营村 高村 韩村 南关村 北关村 大东关村 小东关村 直隶庄村 安宁村 王湖村 南沟村地理位置 郭家堡乡郭家堡乡地处晋中市榆次区近郊。位于东经112°34′30″一113°7°20″,北纬37°28′8″-37°32′30″之间。潇河从旁而过,西部与晋中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榆次区张庆乡相连,北部与榆次经济技术开发区、鸣谦镇接壤,东部与东赵乡、长凝镇相接,南部、东南部分别与东赵乡、修文镇接壤。气候水文 乡内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基本特点:四季变化明显。春季温度回升快,晴朗天气多,降雨量少,蒸发量多,多数年份春旱。夏季温度高,降水量多,光照充足,有的年份出现伏旱、大风、暴雨或冰雹。秋季温度逐渐下降,降水量减少,晴朗天气多,有的年份出现连阴雨。冬季温度低,降水量少,晴天、少云天气较多,有的年份出现大风或剧烈降温。 雨热同季。高温季节与多雨季节在同一时期出现。在一年中,夏半年(4月-9月)温度比冬季半年(10-次年3月)温度明显偏高,7月份为最高,夏半年的降水量约占全年水量的87%,其中6-8月三个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8.9%,7-8两个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