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纪念馆:
内部介绍 二楼展厅陈列着各种图片和实物等200余件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史料,展示了郑和不平凡的生平和伟大的航海业绩,展示炎黄子孙和世界各国人民对郑和的深切缅怀。
鉴于郑和纪念馆的历史性和纪念属性,一九九五年先后被命名为苏州市、太仓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九九七年被命名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OO一年被命名为“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等。人物介绍 从永乐三(1405)至宣德八年(1433)的28年间,这位世界航海业的先驱者,曾在太仓浏家港率领二百多艘的庞大船队,扬帆启航,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远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遍郑和纪念馆历亚非37个国家和地区,总行程13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3圈多,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伟大壮举; 并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对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特色 郑和纪念馆有多处,这里主要介绍太仓郑和纪念馆。太仓郑和纪念馆,位于郑和七下西洋的出海起程港--刘家港,假座于郑和曾率水军将士朝拜海神娘娘的历史遗迹“天妃宫”内。为郑和纪念馆一组以两层楼的展览厅为主体、附设学术讨论馆与六角亭的仿明代式样的建筑群。庭院内绿茵覆地,翠竹掩映,叠石喷泉,长廊环绕,呈现出江南园林的特色地理位置 郑和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太仓市浏河镇东市庙前街的天妃宫内。天妃宫旧名灵慈宫,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明永乐至宣德年间,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从刘家港起航,必先率舟师在此进香祈佑。宣德六年(1431年)在此立“通番事迹碑”。1985年重修寝殿,并辟天妃宫为郑和纪念馆。为中国四家纪念馆之一。馆内有郑和彩塑坐像,绘有明代太仓和刘家港情景的磨漆画以及郑和下西洋的文物史料。其中珍贵文物有周闻夫妇墓志铭两块,上记有随郑和出洋的太仓武官周闻五次出海往返年月和所达国家。历史资料 “天妃宫”又称“天妃灵慈宫”,俗称“娘娘庙”,地处浏河镇迎福桥西侧,面对老浏河。该宫始建于元至正二年,几经修葺,至郑和下西洋浏河口成为船队出海港口时,得以扩建。1843年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曾重修天妃宫。现存的天妃宫后殿为清代所建。殿有两层,高十余米,楠木梁柱,气势轩昂;建筑的门楣等部分精雕细刻着“海浪托日”、“巨龙戏水”等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整个天妃宫占地面积为4040平方米,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鉴于特有的历史属性,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观集萃 郑和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