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文庙:
苏州文庙苏州府学文庙历史概述 苏州文庙(3张) 苏州文庙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文庙府学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于景祐二年(1035年)创建的,迄今已有960多年历史。范仲淹出任苏州知州的次年,在南园遗址上,设学立庙。庙学合一(即文庙府学合一)范仲淹聘请当时著名教育家胡瑗为教授,因为办学有方,一时名闻天下,成为各地州,县学效仿的楷模。此后历经拓建到明清两代府学文庙的规模很大,占地面积近二百亩。有江南学府之冠的赞誉。现有面积仅为当时的六分之一,目前保留下来的重要建筑有棂星门,戟(ji)门,大成殿,崇圣祠,七星池,明伦堂。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面宽七间,进深六间约六百平方米,共有五十根楠木柱支撑,楠木?它在全国实属罕见。而大成殿却有50根粗壮的楠木,可称为天下奇观。目前的大成殿是建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明朝中期苏州知府况钟重修,因此大成殿的梁架结构,斗拱,鸱(chi)尾,都有宋代建筑的风格,大成殿重檐多宇,崇台列阶,古朴庄重,气势轩昂,其殿堂的建筑规模仅次于玄妙观三清殿,也是现在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1956年,苏州文庙列入省级文保单位。苏州文庙的规模名列东南之冠,清末科举废除,文庙府学日渐荒废。十年浩劫更是破坏殆尽。1981年市政府拨款重修文庙,同时在原址上建碑刻博物馆,这是当时全国首家碑刻博物馆,文庙从此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