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镇:
历史沿革 前山镇辖境于明清时属积善乡,清乾隆八年(1743年)始建于前山圩。该圩靠近前山村,村处山丘前,故得名。民国20年(1931年)8月置前山镇;民国35年4月改称前山乡,建国初期仍称前山乡;1950年5月撤乡设区,属二区管辖;1957年复置前山乡;1958年划归曲界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前山人民公社,辖13个生产大队和1个居民大队;1983年10月,改设前山区,辖8乡1镇;1987年撤区复建前山镇。自然环境 前山镇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貌为低丘台地,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斜。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3℃,年日照时数为2161.6小时,年平均雨量为1330.3毫米。土地肥沃,部分农作物一年可三熟。海岸线长23公里,港湾滩涂3万多亩。
前山镇港湾众多,挖仔港和盐井港自古以来是水路通往海口、湛江、广州、香港、东南亚等地的出入口。二级公路徐(闻)前(山)线有2条;一条经曲界圩全长45公里,另一条经龙塘圩全长43公里,通徐城,连接207国道广(州)海(安)线,南通海安,北达遂溪、北海、湛江、广州等地。全镇现有客、货运汽车87辆,货运船28艘。每天有开往龙塘、曲界、徐闻的客运班车25班次。从2002年开始,前山镇充分利用上级扶持建设乡村硬底化道路的契机,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掀起乡村硬底化道路建设的热潮,共投资3200多万元,建设硬底化乡道、村道近13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硬路”。经济状况 1995年,前山镇社会总产值为9522万元(不含县属企业,按1990年不变价 计,下同)。其中,农业总产值7385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77.56%,工业总产值374万元,占 社会总 产值的3.93%。全镇有工业企业58家,其中,国营3家,集体8家、个体47家。工业方面,有 制糖、食品加工、建材、五金机械、竹木工艺、蒲编、缝纫等行业。在农业方面,已形成粮 食、蔬菜、水果、水产品、牛羊、香茅油等商品生产基地。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占51. 48%,渔业占13.43%,副业占24.63%,畜牧业占9.52%,林业占0.94%农业发展 农业方面,前山镇加大作物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动群众种植适销对路的高产、高效作物。目前,全镇形成1.8万亩菠萝、1.6万亩香蕉、1.5万亩甘蔗、2.2万亩北运瓜菜、1.65万亩优质水稻五大支柱作物基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发展 前山镇有企业365家,其中工业企业64家,农业企业19家,个体282家。工业方面,有制糖、食品加工、建材、五金机械、竹木工艺、蒲编、缝纫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