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寮镇:
历史沿革 新寮圩形成于清末。相传明前,今新寮镇辖地为荒岛,明初始有福建省莆田人漂泊到此岛上,以浅海捕捞为生,搭棚盖草寮定居,故称新寮岛。明、清时期,此地属海康县延和乡,民国初年属调风乡。建国前夕至1955年前属海康县第三区;1956年2月划入徐闻县第六区,称为新寮乡;1958年属锦和公社(也称上游公社) ;1959年5月从锦和人民公社划出,成立新寮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新寮区公所;1987年改为新寮镇,今为陆岛乡镇。[1]自然资源 新寮岛是流沙堆积岛,地面没有水库河流、山石,地表是松散的白沙土,地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锆、钨、铂、锗等矿含量较高。有长达38公里的海岸线及1200平方公里的中浅海沟,可开发利用的海滩涂2000公顷。基础建设 新寮先后筑起了新丰、后海、东塘、堰头、南湾、八一、三丰、港六、北尾、塘口10条海堤,环岛海堤成为重点基础设施。主要产业是种养业,主种蕃莳、花生、稻谷、眉豆。养殖业主要有鸡、鹅、鸭、猪,重点是海水养殖业(主要是对虾、网箱养鱼、杂贝、青蟹四大种类)。
新寮镇为陆岛乡镇,从洋前码头客渡可通往锦和、外罗,三丰渡口客渡可通往和安北莉、雷州东里镇等地,还有镇圩至和安的和新陆岛公路全程通车。每天有客运车辆6班(次)开往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