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墩乡:
区域概况 瓜州县,原名安西县。200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甘瓜州县、新、青、蒙四省的通衢之地。她东连石油城玉门市,西接旅游名城敦煌市,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邻,西北与新疆哈密市相接,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县境东西长185公里,南北宽220公里,面积2.4万平方公里。现辖5镇10乡73个行政村,其中整建制移民乡6个(民族乡4个)、移民村33个;总人口14.2万,其中移民人口8.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8%,占全县农村人口的79.7%;有汉、回、蒙、藏等2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507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境内盛产棉花、蜜瓜、小麦、葡萄,甘草,锁阳、苁蓉等,享有“中国蜜瓜之乡”、“中国锁阳之乡”和甘肃“棉花基地”、“河西粮仓”的美誉。行政区划 瓜州县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瓜州县辖5个镇、6个乡:渊泉镇、柳园镇、三道沟镇、南岔镇、锁阳城镇、河东乡、布隆吉乡、环城乡、西湖乡、瓜州乡、腰站子乡。此外,还有双塔镇、七墩乡2个移民乡镇。历史沿革 瓜州县在历史上因其生产蜜瓜独具特色,在春秋时期就谓之瓜州。唐武德五年置县。治所在晋昌(今甘肃安西东南)。辖境相当今安西附近一带。公元八世纪后期至九世纪中叶曾属吐蕃,五代时依附回鹘,1036年后属于西夏,夏亡后废。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复置。到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废瓜州。
安西之名,起始于康熙年间,康熙帝在安西布隆吉大败葛尔丹部属300瓜州县0余人,始称“安西”,取义为“安定西域”,寄托了平定西域之乱的期望。清雍正元年设置安西直隶厅,后改为安西府、安西直隶州,至民国二年(1913年),安西直隶州改为安西县,此县名一直延用至2006年初。2006年2月8日,民政部(民函[2006]31号)批准:同意将甘肃省安西县更名为瓜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