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
学校简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黑龙江八一农垦新校标[1][英]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简介 经过50年的发展建设,学校凝铸形成了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为主要内涵的“八一农大精神”,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农垦现代化大农业教育和科研特色,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光荣的办学历史 1958年,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率领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为培养农垦事业急需的农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王震将军主持创建了“铁道兵农垦局农业大学”,并亲任校长。195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命名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校原属农垦部直接领导,1973年划归黑龙江省政府管理。学校原址位于密山市裴德镇,地处边疆农村,社会经济环境落后,办学条件艰苦。在边疆农学校历史村办学的45年间,几代八一农大人克服办学区位劣势,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继承解放军优良传统和抗大校风,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取得了重要办学成就。50年间,学校共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专科毕业生三万余名,为垦区和地方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万多人次;取得科研成果500余项,其中40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厅局级奖励,一大批富有农垦现代化大农业特色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300多亿元。学校先后两次获得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两次获得黑龙江省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振兴经济奖。良好的办学环境 2003年10月,学校搬迁至大庆市高新区,与东北石油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分校隔街相望,草原公园环抱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气息融为一体。实现了办学地理位置的战略性迁移。新校区占地总面积1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65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2.96万平方米;多媒校园环境体教室座位1.1万个。各种体育场地设施齐全(篮球场1.6万平方米、排球场0.9万平方米、网球场0.6万平方米、冰场1.5万平方米、田径足球场3.5万平方米、室内体育馆1.3万平方米、游泳馆0.57万平方米)。图书馆2.6万平方米,生均2.3平方米。图书资料148.34万册;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0 765.17万元。学生公寓13幢(黑龙江省示范公寓2幢),总面积11.8万平方米,生均10平方米。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硬件设施达到省内高校的一流水平。学校面向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6,99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32人。已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的师资结构 学校面向全国23个省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5 981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72人。硬件设施现有专任教师861人,其中教授133人、副教授25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4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520人;有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8名,总局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42名。当前,学校承担各级科研项目(课题)600余项,其中国家级20余项、省部级130余项、厅局级300余项。健康的学科发展 学校建有12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1个教学中心、10个校内教学科研实验基地和31个教学实验室.设有43个本科专业,涉及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法学、文学、经济学等7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1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专业;学校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类别9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点,建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门省级精品课、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8个省部共建实验室。主楼学校的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建设情况、研究生授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