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江苏天气 > 南通天气 > 海门天气 > 余东镇天气
  • 白天
  • 晴转多云
  • 4°C
  • 西北风
  • 夜间
  • 晴转多云
  • -3°C
  • 西北风
  • 紫外线指数:易发,天冷易感冒,注意防范。
  • 感冒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 穿衣指数:适宜,天气较好,适合擦洗汽车。
  • 更多生活指数>>
江苏南通海门余东镇未来一周天气预报(仅供参考)
  • 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
  • 5月2日 星期五白天晴转多云高温 4°C西北风<3级夜间晴转多云低温 -3°C西北风<3级
  • 5月3日 星期六白天多云高温 5°C西风<3级夜间多云低温 0°C西风<3级
  • 5月4日 星期日白天高温 8°C西风<3级夜间低温 -1°C南风<3级
  • 5月5日 星期一白天晴转阴高温 10°C东南风<3级夜间晴转阴低温 2°C东南风<3级
  • 5月6日 星期二白天阴转多云高温 12°C北风<3级夜间阴转多云低温 0°C北风<3级
  • 5月7日 星期三白天高温 7°C北风<3级夜间低温 -3°C西北风<3级
  • 5月8日 星期四白天高温 5°C西北风<3级夜间低温 0°C西北风<3级
江苏南通海门余东镇今天生活指数
  • 紫外线指数易发,天冷易感冒,注意防范。
  • 感冒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 穿衣指数适宜,天气较好,适合擦洗汽车。
  • 洗车指数中等,涂擦SPF大于15、PA+防晒护肤品。
  • 运动指数易发,天冷易感冒,注意防范。
  • 空气污染扩散指数冷,建议着棉衣加羊毛衫等冬季服装。
余东镇: 面积人口  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1]显示,余东镇疆域面积336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501公顷。余东镇辖8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居委会)。余东镇常住人口32143人,其中农业人口29241人,城镇人口10806人。经济发展  余东镇,是海门市传统工业强镇,拥有化工、橡胶、服装及辅料、包装材料、玻璃工艺制品、新镇区金属制品、无汞电池、制冷设备、铸件、体育用品等十大工业门类,大部分产品出口欧美、东南亚及阿拉伯国家,部分产品配套国内大型企业,全镇已建办了中日合资南通三轮时装有限公司、外商独资南通奥斯特鞋业有限公司、港、台胞投资南通卫达环保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南通华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南通新顺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南通恒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十多家外商投资企业。   余东建筑业发达,曾参建上海南浦大桥、东方明珠广告电视塔、浦东88层金茂大厦、北京六铺坑一条余东中心小学街等主体工程。余东建筑以装备、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巩固发展了国内外大市场,创建了多个国内外优质名牌工程。2006年余东镇国内生产总值7.39亿元,财政收入16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81元。余东镇2006年农业总产值1.15亿元,农业增加值5818万元。旅游资源  余东旅游业具有独特优势。余东镇有第二狼山之称的明代古建筑——法光寺(原名东岳庙),坐落在镇区东街,是海门市内唯一留存的古刹。[1]旧时盛貌  余东自明洪武八年(1375)凤城建造后,“无徽不商”的安徽人首先钻进了余东,接着江、浙、皖等各地商贾人士亦纷至沓来在此设摊摆点与开店。到正统年间(1436—1449)城内店房已鳞次栉比,市场日趋昌盛,城中还发展了新街;到清代(1644)城南又发展了东西大街和城南街;城北除发展了城北街外也增添了一条东西大街。至民初(1911)二里路长的南北大街和城南城北的两条东西大街上大大小小的店面一家挨着一家,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都不缺。余东老店  余东最大的店,当数绍兴人吴四开的信昌号了,在通东也名闻遐迩。四大间门面首屈一指,平日购货人川流不息,其门如市。店内好站上百人。其次是安徽人程少梅家的太和斋以及李同顺、恒昌、姜大顺、张永泰、恒泰、公大、叶大昌、大丰、乾昌源、江永利、东天吉、梁万利、宋利春、永泰昌等南北杂货京广货店等。要做好衣衫,既价廉又物美的可到宋裕源、宋裕昶、震丰恒、乾丰泰、群益、张复茂等绸布庄,土布可到陈庆泰、孙裕泰衣庄;有几爿老店在明代就帮余东场出口“芙蓉衫、巾”到东南亚各国;抗战时,他们敢于抵制日货,大卖“雪耻布”。茶叶店要数安徽人洪培章上代开的洪新顺、方锦生上代开的方义兴了。茶叶大都从老家安徽进来,货真价实,甚得群众信任。他们同时还经营草席,尤其结婚用的和合席都是自己精心制作的,这是余东自创的独行,后普及了。余东的茶楼、酒肆遍及街头街尾街中心,品泉居、李义和、崔家茶社都有知名度,鸣凤楼、春生阁、老庆源、裕新楼、中华园、广福园、广居园都是老牌子,更有卫生和、周裕昌、王永茂、三义茂、江广懋、厚生昌等百年老店,和立本、桂生、陈家等酒店,大都生意兴隆,宾朋满座。尤其三义茂李连生烧的红烧羊肉线粉更是通东一绝,大冷天四乡八镇也有人赶来吃一碗。米行就有南三泰、北三泰、张天吉、江隆兴、张元吉、张隆茂、丁达丰等,服务态度好,一升二升照卖,一斗两斗送货上门;余东的大店还有王福隆、范福泰、同成泰、赵大顺、福顺成等砖瓦石灰行和同成泰、江海记、张福和等花行,李同顺糟房。更有江家开的盐店,方家开的大咸官盐栈以及施家开的同兴泰桐油宝号。余东的茶食业  余东的茶食业亦很兴旺。江炳洪的手艺最好,广丰也是叫得响的茶食店,宋鼎大、陈万春都较有名,特别是李福兴号绞儿是明嘉靖帝吃过的茶点,饮誉大江南北。湖广老大张永生的馄饨皮薄馅实香味四溢、张福福的馄饨又别有一番风味;俞、殷、陈、许、江、王、赵家的大饼店中要数江海成家祖传的擦酥饼最好,既酥不醉又软服、甜咸入味又夹香。现在八十多岁的江海成仍在坚持干,上海、南通等远路来客都带点回去吃,更有六甲、包场、四甲等地顾客三天两头来光顾。还有老钱记的糖粥、江桂生家的桂花圆子、“城隍娘娘”的焐酥豆、江广懋的炒田螺、蔡家的烘山芋……等应时小吃令人陶醉。北德昌粉坊又兼米行,她家茶干最有名,沈祥丰家的豆腐更是最出色,丁家的线粉粗细均匀长而不断,梁召岐、王进生、张怀清等几家是专门磨粉磨米见子的干磨坊,每到年底前加工干面的,以及上边几家加工豆腐的都忙得不亦乐乎。余东酱油店  余东酱油店有范福盛、范福泰、王福兴、王聚兴等多家,何达通、何信通、袁四海的旧货糖坊与高家两爿糖坊(作)都是余东的名店,更有邱之和、陈隆兴、江同兴、钱永鑫号染坊分布老街四面,最有名的曹裕泰染坊在清朝中期就迁往二甲镇,成了二甲镇企业的开辟者。余东的铁店,清末余东场官马文炳在断案时用一句俗语就概括了,“奚万兴的斧凿、华太和的刀、庄宝记的钉耙、冯万和的锹”。庄家就有:香(宝)、招(宝,后改名庄水桃)、财(宝)(后去麒麟镇开店)、进(宝)、荣(宝)五爿,还有张万兴与江家铁店,陈瑞琪、马武等几家铜匠(修理)店,冯志元、冯志良、王洪山、张圣九、高汉桃等锡匠店手艺非凡,除做祭祀用品外,每年为姑娘作嫁妆的锡器都出自他们的手。冯殿元、冯开元的上代来余东最早,蔡洪发、蔡洪昌从兴化盐城逃难到余东也已经200多年,七八代了。郭利茂、何永茂、宋利源、王永兴等银楼银铺竖在柜台上的金字招牌比任何人家的都高,都是几百年的老店。吉太昌、王和丰、葛兰明、姜乾泰等丝线作坊都有从蚕茧抽丝起直到成线、染色一条龙到底的本事。刘宝如、何海山等几家画铺除了画紫薇星、关帝、观音菩萨中堂外,还画三代图与五代图;曹家的祥记书铺,潘家的守方德记等都是学生用品的文具店,瞿家的青春理发店,许家的正容、陆家的华容,仇家的和气理发社等都是做头上功夫的大师。张家幼岩、小岩兄弟俩是苏派刻字,而江毓则是通派刻章好手。陆家宝洪、曹家益清与江家毓记印刷厂和东街码纸店以及石港搬来的韩姓石印店都为余东文化添色装美。张正大是余东的惟一鞋帽店,刘、梁、庄等绱鞋匠人分布在镇的四面八方。张八斤、俞和记、王章培几家水果店,江和泰、江永盛、江永兴等鲜鱼行还兼营海八鲜,徐合顺、陈义兴等几爿肉台店,江六斤、蔡桃元、张状金等几家糖店糖担与糖摊都是小朋友的猎食对象。瑞成、逢春等皮货行不但收购羊毛、黄鼠狼皮还收獾子野兔皮等,虽然只收一个冬季,可足够一年的开支还有盈余。余东的药店  余东的药店全街遍布,顺寿堂、延龄堂、延寿堂、顺德堂、益寿堂、广和堂、三余堂、万岁堂,还有南仁寿、北仁寿堂等十多家,中药材齐全,有几爿大药店还专门有医师坐堂。余东的医师先后有程济曾,他是南通地区内著名老中医,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其徒陶厚庵医师在海门境内亦是赫赫有名;张海涵、陆吉桃、王士豪等中医都各有特长;尤其原在北洋军阀内的军医姜逢汉在余东开了爿“逢德医院”名震四乡八镇,黄火青同志(后任中顾委委员)一次从上海到通东来领导工农红十四军革命时,不幸中弹,全靠姜逢汉的外科手术进行救治。余东还有张津记,王其明与宋、庄、江等好几家镶牙店和小手工业店,如林镜记、金利源、金裕记、姜福昌、庄福顺、王福兴等竹厂和孙明寿家箩饰店,丁、杨几份小车行和(吴)鸿飞车行。婚丧喜庆方面的店家就有高桂山家的轿行、蔡桃元家的黄包车和高万新灯笼店,褚家的吹鼓手,黄达丰鞭炮作坊,恒裕昌、童福顺、义生利等宝号。除了(江)维新、(瞿)元大、(陈)福记等木行外,还有两家四门店(即棺材店)。余东的神香业要数严裕隆、江隆春、张永茂等香店大,还有朱鼎丰、毛家等十几爿亦有一定规模。余东还有利民(江)、明星(潘)、光明(江)、芝记及王家照相馆。余东的泰安客栈、东洲旅馆、张义记、李福记旅馆都在旅客中有较高的信誉。福业旅馆因有妓女卖淫所以很少有人光顾。余东还有沈、何、张、朱等几家大烟灯,有好多阔少就败在这几根枪杆子上。与此相反的唐、王、崔、曹几家老虎灶却门庭若市。余东的发展历史  余东,原名余庆,是通东的盐业中心。自唐开元四年(716)即建盐亭场,在开元十年(722)时又设余庆寨《文献通考》到北宋年间(960-)始设余东场(元丰《九城志》),十七年后的太平兴国通东又只有余庆场一个。在宋天圣年间(1023-)方增设了吕四场(《太平寰宇记》)至元代(1271-)余中沙形成,由于土地拓展,盐产增多,官方将余庆场一分为三设余西(宋时无余西)、余中、余东三场(《万历通州志》)。直至明洪武八年(1375)建凤城于余东场的中期(1368-1396)方见到有余东场署大使(即场官)张仕能、副使程徽建今制大门南向照壁墙一座,东、西牌楼入而仪门,门东为土地祠,西财神祠,内为科房,东西各三楹大堂内厢房四楹,二堂西出为宾庙、为书室,又西凉厅三楹,前后荷花池,最后三堂,西为住宅,东为厢(附图《两淮盐法志》)。清雍正十三年(1735)余东场大使王馨重建余东场署和清乾隆四年(1739)余东场大使王嘉俊重建旧场署(《光绪通州志》)。人才济济  综观余东建场,自唐至清以来的场官都由皇上赐封了不知多少。单清代的278年之间即换了58人。他们大都为吏员(八品)13人、贡生(八品)8人、举人(九品,下同)7人,监生6人、附贡2人,其他皆恩贡、拔贡、生监、荫监者,大都来自全国各地,其中直隶州9人,浙江8人,顺天府与江西的各4人,其余皆为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及湖南、湖北、广东等地的人,无一本地人。这些场官平日固守衙内,出门即乘6人大轿(九品者乘4人大轿),前有鸣锣者开道,随之就是高举“回避”、“肃静”与“余东场运判大使”(即场官)的掮牌,紧跟着在轿四周的差役前拥后护,一路上威风凛凛,路人见之即让道,跪在一旁恭候他的过去……若有不识时务挡道者便被揿下就打20大板。
余东镇天气新闻
余东镇周边地区天气预报
余东镇景点天气预报
精选问答
春节祝福语
余东镇生活信息
  • 余东镇邮编查询
  • 余东镇企业黄页
  • 余东镇邮编查询
  • 余东镇火车时刻表
  • 余东镇汽车时刻表
  • 余东镇公交查询
余东镇一周_10天_15天天气预报 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2010-2016 天气网(TianQiWang.org)天气预报